5月18日,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“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论坛”在长沙召开,全国3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跨文化的音乐交流与合作,推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。

“湖南高度重视湖湘音乐文化的传承、发展、研究与推广,大力推进省内高校与国内外音乐研究机构、音乐学院间的交流合作,促进湖湘音乐文化在海外的传播。”活动现场,省委教育工委委员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向众多“音乐大咖”发出邀约,欢迎大家深入挖掘湖湘音乐文化内涵,以期整体提升湖南音乐教育水平,促进湖湘音乐文化在海外的传播,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好声音。
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
2022年9月,“区域国别学”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,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也专门设立了“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”, 研究区域国别音乐。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怀德介绍,音乐作为人类共通的语言有着鲜明的区域国别特征,开展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是理解一个地区、一个国家文明的有效途径。“希望大家聚焦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新理论、新方法,将论坛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持续吸引力、长青生命力的学术品牌。”
在论坛的主旨发言、学者发言与评议环节,与会专家们围绕“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理论与个案”“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”“东南亚与亚太区域研究”“东亚与欧洲区域音乐研究”四组论题展开讨论。大家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,从不同视角探讨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,并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。

现场,“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”揭牌,并聘任学术顾问及兼职研究员。据介绍,该研究所致力于学术成果的立项、出版与发表,将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、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、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近年来,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实现了突破性发展,特别是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,音乐与舞蹈学进入A类学科行列,并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、音乐专业学位博士点,音乐学、音乐表演、舞蹈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。
作者:郭辉 通讯员:李星星
责编:刘丹
来源:湖南教育融媒